青梅煮酒,又见英雄——当华语导演遇见金庸
发表于: 2004年03月10日 13点14分 点击: 3411
1、张艺谋:《三十三剑客图》
张艺谋的《英雄》未拍先红,角色归属问题一时成为媒体狂炒的热点。李连杰,姜文,张曼玉等等大牌纷纷成了大家猜测的对象。其实,这虚虚实实间,多少有一些我们对张艺谋拍武侠的期待。
笔者以为,摄影机大侠张艺谋与笔墨大侠金庸的对话,理所当然应自这部《三十三剑客图》始: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早在十多年前的《红高粱》中,张艺谋就何尝不是刻画了一群农民侠客,虽为乡野草莽,而个个峥嵘,血脉贲张,尽显人性的狂飙与张扬?
从一套版画集派生出一部电影,应该说对导演的要求相当之高。一幅肖像,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这一丁点细节恰恰蕴含了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再把这样一些孤立的人物串联在一起,又需要导演有足够的能力驾驭繁复的关系,而张艺谋无疑最为胜任这样的挑战。他的电影中有一股质朴,粗砺的底气,这决定了他片中的武侠人物必定棱角分明;加之对农村题材,城市题材以及芭蕾,歌剧的多种尝试,相信张艺谋定会赋予“三十三剑客”彼此有别的鲜明性格,亦会在整体形式上创出新意。
备选:杜琪峰。原因无他:一部《枪火》的男主角几乎无座次之分,而游刃有余地塑造出一幅男性群雕:盗亦有道,亦匪亦侠。吴宇森以后,港片中的反英雄,以此片最为醒目。杜琪峰不玩暴力美学与成人童话的诗意,也不纠缠社会道德与游戏规则的冲突,只有鼓点般的节奏,和鼓点过后如心跳般的死寂。可以预见,他的《三十三剑客图》,将没有水墨山水,没有酒色江湖,只有男人间眼色的寒光,和手中的剑光。抑或连剑光都没有,招数尚来不及见到,对手的喉咙已经喷出红雾。唉,也许对杜琪峰而言,更合适的对话者不应是金庸,而应是古龙,一句话:他够冷静。
2、杜琪峰《侠客行》
此前表现两个男性角色冲撞的,吴宇森倒是熟手:《英雄本色》一二集、《辣手神探》、《喋血双雄》,以至到《断箭》和《变脸》,对手戏都先后擦出过火花。但只恐观众对这暧昧的同志情结也看得腻了。近年来,倒是杜琪峰《真心英雄》中的刘青云与黎明让人眼前一亮。笔者至今仍认为,所谓导演把握演员潜力,凸显角色气质的功力,此片中对黎明的成功调动即为一例。亦敌亦友的矛盾身份,相互尊重的复杂关系,表现得也都具有说服力:达成默契,保持距离。当江湖不得已,门户间兵刃相见时难得不迟疑不舞弊;而面临各自帮派的出卖时却不惜命,去留肝胆,昆仑情义。《侠客行》这出好戏,不给杜琪峰,真有几分可惜。
杜琪峰并不只是动作型的,他的言情功力也是相当了得。如《天若有情》和《东方三侠》。
而《侠客行》中最出戏的要算石中坚和石中玉这对双胞胎的人物设定。被称为“狗杂种”的石中坚从小失去母爱,在岁月磨练中成为一代大侠;而深受父母宠爱的石中玉,却成为一个无耻小人。其中的机缘巧合悲喜交织正适合杜琪峰的发挥。善用偶像明星和各种元素的杜琪峰定会给《侠客行》一身讨巧
3陈凯歌《倚天屠龙记》
《倚天屠龙记》是射雕三部曲的完结篇,虽然算不得最好,但从剧情到人物的刻画都很吸引人。其出场人物繁多简直令人目不暇接,而且独具个性者不胜枚举。尤其是此书主题深刻,结构也很巧妙。所谓得屠龙者,君临天下。得倚天者,笑傲江湖。然而若君者恃屠龙残暴不仁,侠者可持倚天除之。如此将江山和江湖联系起来,也就是将政治和侠义放在了一起.
看过陈凯歌的巨作《荆柯刺秦王》的观众一定还对此片的浩荡之气记忆犹新。李雪健扮演的秦王和张丰毅扮演的荆柯是片中的两大支柱。一个处庙堂之高,一个处江湖之远;一个是有鸿鹄之志的君王,一个是有侠肝义胆的剑客。两个如此不同又如此相同的人物被置于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恐怕也只有陈凯歌这样的激情导演才可以拍得如此惊心动魄。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无论是金庸的射雕三部曲,还是陈凯歌的《荆柯刺秦王》,都表达了这同一个命题。如凯歌奏响江湖,一部《倚天屠龙记》势必大气磅礴,可以预期。
4、赖声川:《鹿鼎记》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也是武侠小说中最为“四不象”的作品。它超出了江湖恩怨、武林夺宝的旧模式,通过壮阔的历史画面与多彩的人物个性,运用调侃的语言,去表现中国“国民的悲剧”与“文化悲剧”。将韦小宝的机智、油滑以及无赖本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以低俗著称的王晶早就拍过了《鹿鼎记》,但只能说得其一味。星爷的韦小宝,搞笑有余,机智不足。何况《鹿鼎记》中并非单单韦小宝一个人物,它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可谓相当广博。而且书中几乎没有像样的武打,一律是火枪火炮,斗智斗勇。这样一部武侠小说,已经不可用传统的武侠语言去表现,理想中的《鹿鼎记》,应当是一部现代的江湖寓言。
其实拍〈鹿鼎记〉的不二人选当属赖声川。很多人看过他的《相声系列》,里面的嬉笑怒骂,击筑高歌,简直是语言与思维的狂欢;而不露声色地借古寓今,针砭时世,也均已入化境。而且以赖氏多年来浸淫即兴式舞台艺术的心得,无论营造戏剧冲突,把握叙述节奏,调动观众情绪,无论机智,无论应变,均无可挑剔。从《暗恋桃花源》也许就可看出这点。个人认为,赖声川改编的话,也许整个结构都会大动,新意无穷。
5、李安:《天龙八部》:以主角分成三部分
《天龙八部》堪称武侠经典。书名本身就说明其中蕴含了多少“众生像”。金庸以佛教中的“大悲大悯”来破孽化痴,用佛教的思想来开导读者,增加了武侠小说的思想深度与哲学内涵。书中的三个主角,段誉、乔峰、虚竹??公子,英雄,和尚。三人身分不同,性格不同,但又各占一台戏,既前后交错,又相互映衬,既层次鲜明,又一气呵成。
同样具有这种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只有李安。他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充满了对中国文化沉淀后的细微观察,最近的《卧虎藏龙》不仅让外国人,也更让中国人领略了含蓄内敛的武侠魅力。其中对李慕白,俞秀莲,罗小虎等几个人物性格的鲜明刻画,充分说明了李安把握小说人物的能力。让几个人物独立发展再相互交织,李安完全可以把卧虎藏龙的成功之处运用到《天龙八部》中来。
李安,不只是传统伦理的布道者。从《卧虎藏龙》一片中,我们完全能够看到他利用商业元素的巨大潜力。把《天龙八部》交给他,一定会诞生出一部结构平稳,人物扎实的经典武侠。
6、陈可辛《神雕侠侣》
《神雕侠侣》一书已被无数次的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人们似乎永远忘不了杨过和小龙女至死不渝的爱情。我们总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感动,然后一次又一次的期待这种感动能再度来临。
《神雕侠侣》的成功就在一个"情"字。如同李莫愁所唱: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也许是现代人的爱情太快了,也许是现代人的爱情太少了,或者是现代人的爱情太假了??以致我们必须在虚幻的武侠世界中寻找爱情的忠贞,体会痛彻骨髓的生离死别。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虽经历惊涛骇浪,但仍然穿过时间的考验痴情到底。
从94年的“金枝玉叶”到99年的“情书”,在一片打杀的香港动作片中,陈可辛浪漫的文艺气息很难不让人注意。从已被奉为经典的《甜蜜蜜》中,我们不难看出陈可辛处理男女柔情的极高功力。那种轻淡,古典,而又持久的感情关系,以及人生偶然的相逢与错过,非煽情的陈可辛不能把握精到。
而一向在感情戏上点到为止的陈可辛,内敛的时候收的住,但在处理两个激烈决绝的人物时又放不放得开?这当真需要导演的一点大胆突破了。
7、杨德昌:《连城诀》
侯孝贤和杨德昌无疑是台湾电影的两块金字招牌。这两个人都是现实主义的,只不过一个偏重诗情,一个侧重理性。打斗场面出现在他们影片中的话,人都是不会飞的。所以讽刺喻世的《连城诀》交给侯孝贤来拍不会错。他会把打架拍得很难看,但是实在。
毋庸置疑,《连城诀》是金庸小说中内容最残酷,基调最沉闷,回味最苦涩的作品。其中渗透的尔虞我诈、借刀杀人等等种种人之丑恶实在让不忍卒读。
而在《独立时代》中,我们已经彻底领教了杨德昌的辛辣,讽刺,尖锐和劝世。其中人物大多利欲熏心,蝇营狗苟,笑里藏刀,机关算尽,观众在会心一笑之余不免生出一丝凉意。
杨德昌又是入世的。他虽然参透种种“与人为恶”,但并不放弃言说的渴望。依然“喋喋不休”于自己的处世哲学和社会理想。他不会冷眼旁观《连城诀》中人性的种种卑鄙、无耻、阴鸷、刁猾、残忍与虚伪,他也不会单单专注于那些圈套中的圈套,阴谋中的阴谋,所谓的勾心斗角,世态炎凉, 杨德昌定会用幽默暖人的笔触描绘这样一幅人间万象,再次用他的现代哲思引领我们思考。
8、王晶:《鸳鸯刀》
不要忽视王晶,试想想,中港台,哪一个导演能把电影拍得如王晶般低俗卖座?
王可以拍拍金庸的《鸳鸯刀》,鸳鸯刀是金小说里最闹腾的一部,但是终究还是单薄。甚至在挑剔的读者心中属于下品。从娱乐的角度说,它的动人之处就在一个"趣"字,人物妙趣横生,情节谐谑轻松,没有武侠小说中固有的大叙事和沉重感;反之,其缺点也恰恰是人物没有深度,情节过于轻佻。最有趣的可能是太岳四侠,但作者的讽刺意图太明显,失去了有余不尽的韵味。
王晶恰恰适合这样的“平面”故事,快餐一点,漫画一点,热闹一点,这从他在香港九十年代中期的代表作来看尤为典型.如赌神这样的赌片,九品芝麻官,大内密探另另发这样的无厘头搞笑片.他就是要让你在乱纷纷的电影中体会无深度快感.王晶还擅长搬抄好莱坞的经典桥段,再加上一点点色情作料,无怪乎其经手的影片票房成绩斐然,一时间成为香港商业电影的领军人物.
把金庸小说中这样一部拿不出手的作品交给永远敢于低俗的王晶,想必是天做之合吧?
9、候孝贤《雪山飞狐》
雪山飞狐在形式上有个成功之处,就是本书更成功、更完美地运用了回述的方法.书中的主角是倒叙中的苗人凤。对苗人凤的倒叙,又通过各个不同的人物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也就增加了苗大侠的立体感。而候孝贤的叙事风格沉稳,凝重,无论顺叙还是倒叙都绝不会打乱朴实厚重的历史感.多条人物线索也同样是候的拿手好戏
更重要的是,候孝贤会用他一贯悲天悯人的情怀俯瞰书中人物,从而给我们的解毒一个崭新的视角. 候孝贤一向专注于描摹历史的悲怆,社会的悲哀,个体的悲剧,他的摄影机似乎从来不穿过片中的人物,我们只能远远的看着,看着他们在艰难时世中的起起落落,沉沉浮浮
雪山飞狐的故事本身也非常适合候孝贤一以贯之的电影题材和主题(如成长经历,历史记忆,人文关照等等).书中情节扑朔迷离,但悬念解开之后却又合情合理。至于故事的结局,作者留给读者去想象,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安排。而在侯孝贤的处理下,这绝对不会是一部商业片, 他不会过多关注悬念或戏剧冲突,但他会用默默积聚的情绪和缓慢发展的人物命运牵动每一个观众的心
10、王家卫《笑傲江湖》
日本人很是欣赏王家卫,欣赏王氏那样不动声色的焦躁疏离和淡然热血。有时候,看了王氏电影,你会想象着自己背着满满一背包的手雷走进最拥挤的麦当劳快餐店,然后发给每一个吃着垃圾汉堡的人当赠品,大家一起拉开,塞进胃里王氏影片的魅力之处在于你会堆积莫名的焦躁,越积越深。会有一些微小的冲动,像旋涡的小手指一样挠着你的脑神经。而金大侠的《鹿鼎记》却是很快乐地挠着你的脑神经,大家一起大功告成。
而王家卫独特的叙事方式和镜头语言会剥掉表皮给你看影片里面的东西。东邪西毒已经过去好多年了,那部另类商业片里隐隐约约透着王家卫独有的天才式解读金大侠小说的能力。从《花样年华》里,可以发现,王家卫先生只是把演员乃至故事作为他剪切台上的一堆元素,然后创造王氏世界。
可以预见,今后王家卫说故事的方式会更加的平淡或是喧闹,但是,影片内在的节奏将决定这是一部披着商业片狼皮的人的影片。
11、冯小宁:《碧血剑》
提起冯小宁人们最能想到的是《红河谷》,那壮丽的山光水色与赤红的血战悲怆交织的印象一定还留在人们的心中,但我们还应该记得他导演的《北洋水师》,在特技之外的演绎依然能够打动观众。
《碧血剑》的背景正是明末崇祯年间,朝政腐败、内忧外患。名将袁崇焕满门被诛,独子袁承志被金蛇郎君夏雪宜所救,十六年后以坦荡胸襟和高超的武艺化解了江湖帮派与五毒教的恶斗,助闯军攻破紫禁城。当他准备手刃崇祯时,阿九的跪请令他痛苦不堪。家仇国是中,袁承志听得一曲:“今日的一缕英魂,昨日的万里长城……”,远赴海外。
这样的路子对于冯小宁来说宛若疱丁解牛,正可弥补原著中艺术成份不足的缺陷(在金老的后记里这样说过:碧血剑的真正主角其实是袁崇焕,其次是金蛇郎君),也只有冯小宁才不会吝啬那些绚灿的镜头以烘托情节,唯美地诠注一个有义有情的乱世江湖,将从质感上超越香港作坊式的小家气,再次带领人们进入雄浑的历史。
12、韩刚---- 《飞狐外传》
金庸在书中要将胡斐写成一个急人之难、行侠仗义的侠士,要他“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哀恳所动,不为面子所动”。像袁紫衣那样美貌的姑娘,凤天南赠送金银华屋,胡斐仍是不给人面子,只不过为了素不相识的锺阿四一家四口。然而这一切的自白不过是金老的一厢情愿,当这个人物活生生地进入了读者的心里后,他几乎不是以真正的侠客形象被人们议论的,人们更能疼爱的反而是程灵素这样的女子,在感情的润染下,书中的人物完全向着平民化过渡,人们能够同意以自己切实的心理不断丰富着他们的内涵,无意识地拉着他们叛离。
韩刚素有“平民导演”之称,这不仅仅因为他本身就是平民,更重要的是因为他能用平视的导演视角看到平民力量的伟大。在韩刚看来,一个平民英雄首先应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挥拳头、喊口号、没有人情味的“概念人”。他从一个平民青年的视角切入,写了他的顽皮、淘气、无奈和七情六欲,从而把一个既悲壮,同时又具有反思和自省精神的保尔推到了观众的面前。相信大家还记得电视剧中的冬尼娅,清秀、热情、纯美的知识女性形象,完全抛弃了原著的片面性态度,这点对于理解胡斐以及他身边的女子是极为重要的。
13、姜文:《书剑恩仇录》
《书剑恩仇录》为金庸武侠小说之处女作。通过描写书与剑的冲突,江山与江湖的对抗,史实与艺术的结合,武学与奇情的交融,显出金庸作为一派武侠大师的极高起点。其语言之生动流畅,人物群像之多姿多采,都超出了一般旧派武侠小说的水准。乃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
许鞍华86年拍摄的书剑电影版《江南书剑情》和《戈壁恩仇录》,已有历史传奇的意味.而徐克也于近日赴杭州拍摄新版《书剑》,有张柏芝等明星加盟,想来又是一部噱头多多的商业片.然而理想中的《书剑恩仇录》必须拿给一个国内第六代导演去拍,只有他们,才能摆脱《书剑》里传统与古典结合的窠臼,拍出别有特色的《书剑》来。
第六代最杰出的还是姜文。姜文绝不是一个高产的导演,他迄今为止只拍了两部戏,但从中已充分显示出他作为中国顶尖导演的过人才气.姜文的每次出手都能给我们一个惊喜,虽然我们很难把他与“武侠电影”联系起来,虽然《阳光灿烂》的感伤不能等同于《书剑》的悲凉,但没有人会怀疑他再次创造奇迹的潜力。
“萍踪浪迹”、“四海为家”的“红花十四侠”,也许只有在姜文手中才会“诗剑飘零”。
14、何平:《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在武侠迷心目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其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笔和壮阔的场面, 以及“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传奇故事,实乃金庸小说中的大手笔.任何一个导演对射雕的重新演绎都将是对其勇气和能力的巨大考验.理想中的《射雕英雄传》,必须有纵横百阖的气势,雄伟壮阔的场景,和荡气回肠的爱情
所谓“天地英雄”,正是何平.虽然我们无从得见这部显然具备一切大片要素的电影,但从目前得知的诸多信息来看, 何平已经更具号召力和野心. “天地英雄”的投资据说是7000万,而且有跨国合作,能够驾驭这样大的投资,翻拍射雕定不是问题.
何平曾以《双旗镇刀客》一改武侠片的传统思维, 不仅在国际上屡获殊荣,而且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影片独特的风格和画面至今还让人难以忘怀。何平善讲男人之间的故事,男人之间性格的冲突,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在他的独特处理下都闪耀着格外凛冽的光芒.。“天地英雄”中赵薇的加入,更说明何平已懂得女性角色的重要.。
《射雕英雄传》应该交给何平, 西部武侠片需要何平。
15、关锦鹏:《白马啸西风》
静谧凄艳的胭脂扣,隔岸观火的阮玲玉,欲说还休的红白玫瑰,冷静炽热的有时跳舞。关锦鹏的变化总是建立在很细腻的情感基础上,也许跟他是同性恋有关。
但也只有关锦鹏的细腻才能把大漠里的女性雕琢得温润如玉:“我知道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我偏不喜欢”。深爱不悔的执着。那样的柔肠百转。
《白马啸西风》在新派武侠小说上有其独特的地位,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武侠散文诗。它所描绘的环境更像一个孤岛,远离汉文化之外的,天铃鸟的歌声。它的主题比传统武侠小说那种快意恩仇的传统套路更为深刻。全书自始至终以情孽为主线。情节虽不够曲折,但处处有伏笔。人物形象鲜明,不仅书中主角李文秀的遭遇写得极其感人,而且写苏普与阿曼一家四人皆有个性。
这样一个爱情寓言, 关锦鹏拍起来自然老道.那一点点无奈,一点点伤感, 甚至书中那曼妙的语言都有着关锦鹏温软的镜头味道, “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这已然是关锦鹏镜头下的人物了.
16、徐克《越女剑》
《越女剑》是金庸作品中最短的一篇武侠小说,仅一万九千余字,在金庸作品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中并未列入. 故事是发生在吴越战争时期的江南的实事,其中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美女西施、大夫文种、范蠡更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在江南有许多实景可供追忆.
只有徐克最有兴趣去创造一个时代。从《笑傲江湖》到《梁祝》,再到《蜀山》。
梁祝中晋文化的服装、思想都做得很到位。且徐克不擅长过于繁琐深刻的故事,他只需要有一点引发想象的零星素材,然后就可以天马行空般的把人物包装成一个个近似于CG的养眼形象,偶尔还会画龙点睛般的描出一段动人典故. 而《越女剑》的小说本身又恰恰短小精悍,颇多卖点(如西子捧心)
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战国那个时代交给徐克来经营也许是最好的。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徐老克的《越女剑》.他会把一段后蛮荒时代千古流传的爱恨情仇,把越女神乎其技的剑法拍的流光溢彩,如梦似幻。
七嘴八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