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发现的 (有好心情才有好的心理)
发表于: 2007年10月23日 09点41分 点击: 3458
困扰全世界的精神疾病,已经变成中国人的“新杀手”:根据卫生部统计,中国目前精神病患者总数达1600万,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在17岁以下的3.4亿儿童、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
在正在召开的“两会”上,精神疾病问题成为政协委员的热点话题之一。他们指出,中国同世界其他各国一样,面临着精神卫生问题的严峻挑战,必须相应制订相应的政策,采取有力的措施,以减少发病,降低疾病负担,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精神疾病对人类和社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负担:世界上前10种致残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疾病中有5种是精神疾病;全世界的十大疾病中,精神抑郁症列第五位,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到世界第二位。
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已排名第一,占全部疾病和外伤致残及劳动力丧失的五分之一。专家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大量新的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精神障碍对中国人健康的危害“越来越突出和严重”。
医疗卫生界的周良辅委员说,“精神卫生是个卫生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精神卫生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全社会的支持”。
他指出,目前中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如中国人长期忽视精神卫生、精神卫生机构的业务功能不能满足需要、从业人员缺乏、精神卫生知识普及不够、无业精神病人的医疗费用无从解决等。“在发达国家,精神疾病很早就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有心理问题去找心理医生十分普遍,而中国在这一疾病领域的工作还只是刚刚开始。”
委员们呼吁,在社会上通过教育、宣传,推广和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消除偏见,形成关爱精神病患者的风气。火树华委员说,应通过制定政策、创造支持性环境、广泛动员社会、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和提高服务能力,由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实现精神卫生观念的更新与措施的改革。
委员们认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必须提高对精神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推广精神疾病防治和康复管理模式,使精神病患者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并采取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系统训练和社会服务等有利于精神病患者康复,回归社会的综合措施;开展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以及相关的科研工作。
面对精神卫生的严峻形势,中国已着手动员全社会,努力为精神障碍患者重返社会创造适宜的环境。中国首部规范精神卫生问题的地方法规《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将于今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起施行; 今后五年,中国计划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并将在覆盖4亿人口的500个县市,对240万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为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七嘴八舌: